投稿须知
  请注意: 
  1.文章必须是自己写作的文章,是原创。 
  2.必须是本人联系发 ...
前沿播报 首页 >前沿播报 >

传统媒体不做深度,还能做什么

发布时间:2015-03-10 17:23:00
   2014年12月11日,羊城晚报以万元底薪招揽深度记者,稿酬另计,上不封顶。在纸媒正步入寒冬的时节,这一高薪揽才的举动引发业界关注。“深度报道才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救命稻草”,一时间诸如此类的论断甚嚣尘上。
  不过,欢欣鼓舞之声犹荡耳边,另一则新闻却如一盘冷水,让传媒界再起哀叹。根据《中国青年报》的改革方案,2015年1月1日起,特别报道部将撤销,并入全媒体协调中心。虽然特别报道版还在,只是改由报社各个编辑部门根据选题申报出版,但是一个存续10年、影响力斐然的深度报道部门,一朝即被撤销,扼腕叹息之余,更让人心生彷徨。
  传统媒体做不做深度,没有太多争论的意义
  有人说,在新媒体大潮的冲击之下,深度不是传统媒体的堤坝,它早晚会被冲得支离破碎。也有人说,深度不是传统媒体的“专利”,新媒体也可以做,而且完全可以做得更好。不论何种论调,其隐含之意大抵都是,深度报道救不了传统媒体。
 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:传统媒体不做深度,那么做什么?做碎片化、快餐化的信息大杂烩?或是娱乐至死的花边新闻?我想,很少会有人选择后两者。显然,深度报道未必能让传统媒体扭转颓势,但是不做深度,多数传统媒体难挽败局恐怕是必然的。因为新媒体占尽“天时器利”,快餐新闻是他们的拿手好戏,传统媒体断不能以卵击石,而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。
  笔者认为,传统媒体做不做深度,没有太多争论的意义,因为别无选择。关键是,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深度?应该做怎样的深度?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平台、以何种方式去传播深度?
  深度要兼顾速度
  《新闻学大词典》将深度报道定义为,“运用解释、分析预测的方法,从历史渊源、因果关系、矛盾演变、影响作用、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”。这是一个笼统的、学理的定义,放在一百年前,或是一百年后,都找不出什么纰漏,但对业务实践并无多少指导意义。
  一千个人,可以给深度报道下一千个定义,笔者无意纠缠于定义。实际上,深度报道的内在含义和评价尺度是具体的、历史的、不断变化的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们将太多的目光集中于“深度”,而忽视了“速度”,认为只有掘地三尺,方显深度。但是在传播效率空前提高的信息时代,时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维度。很多时候,深度报道需要以热点事件或者热点人物为由头,没有热点,冷思考反倒成了鸡肋。而且,深度报道有多深,评价尺度也是相对的,纵你掘地三尺,若其他信息源已经挖到五尺,你的报道也称不上深度;尽管你只掘地五寸,若其他信息源只披露到三寸,你的报道也具深度之实。
  速度和深度就像横纵坐标,共同为深度报道打分。现在,翻阅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,我们会看到一些重复的选题,挖到的内容大同小异,只是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各有千秋,有些甚至是在其他媒体刊发很久之后才报道的。这种失去时效而又没有更进一步挖掘的深度报道,实际是拾人牙慧、炒人冷饭,是伪深度。
  当然,独家和首发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没有哪一个深度报道团队,能够做到篇篇都是独家。《南都周刊》轰动一时的《起底王立军》,操刀记者长期关注重庆政局,积累深厚人脉,持续调查数月;“澎湃新闻”的令氏家族报道,在令计划落马之前,早已判断准确,提前着手,节点一到,和盘托出。
  这样的独家报道实属凤毛麟角,尤其是独家的调查性报道,周期长、难度大、风险高,像《南方周末》不久前针对安邦保险的调查,甫一发出,即被贴上“最牛调查报道”的标签,其中披露了大量的独家信息,可惜最终以确有未经核实之处道歉而终。独家的深度报道,除了坚韧付出和持续突破外,很多时候更需要精准的预判能力,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,做好准备的前提之下,可遇而不可求。
  做让读者喜闻乐见、闻之受益的深度报道
  笔者认为,深度不一定是独家的人或事,还可以是独家的视角,或者独家的整合。在这一点上,很多时候纸媒已经落后于新媒体,像智谷趋势、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已经做得风生水起。他们很少有独家采访的内容,却能够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,穿针引线,分析出信息之外的潜在动向。比如,一年查了多少省部级官员,只需要简单的数字统计,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活;而对这些官员多维度全景式分析,就会发现一些规律,参透中纪委打虎的套路。
  独家视角需要专业人才的长期积累。如今,很多深度记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没有自己潜心研究的领域,自然就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新闻背后的动向。在快节奏、浅阅读的时代,能够静下心来研读深度报道的人,一定是窄众的,也一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披露和老套的舞文弄墨。他们更希望通过一些显在的事件或人物,去把脉这个社会,察知未来动向。一个省部级官员的职务调动,手机客户端会在第一时间弹出来,这种动态信息不是稀有资源,但如果你能够凭借深厚的积累,第一时间解读出个别调动隐含的人事风向,这就叫深度报道。在信息碎片化时代,快速整合、及时分析的深度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。
  在如何做深度方面,新媒体的一些尝试早已为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。传统媒体对深度的理解存在误区,似乎只有长篇大论,只有旁征博引,只有工于词句,才能显示出深度。实际上,长了,不一定就能深,绕来绕去,说一些车轱辘话,是典型的伪深度;板着脸说话,未必就言之有物;放下身架说人话,未必就没有深度。在内容制造和传播平台上,传统媒体必将迎来一场革命,如果仍然一味说教,墨守成规,深度报道恐将沦为滞销品。
  总之,传统媒体转型,与做强深度报道并不矛盾,做不做深度报道其实是个伪命题;而如何做让读者喜闻乐见、闻之受益的深度报道,才是努力的方向。



上一篇:网络时代更需要深度新闻
下一篇:都市报深度新闻改良的现实瓶颈

版权所有:《青年记者》编辑部    鲁ICP备11011784号-2
地址: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青年记者编辑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