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须知
  请注意: 
  1.文章必须是自己写作的文章,是原创。 
  2.必须是本人联系发 ...
传媒透视 首页 >传媒透视 >

融合媒体形态下的媒体文化考量

发布时间:2015-08-05 14:05:00
    在现有的媒体生态圈中,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媒体形态。一种是近些年快速成长的新兴媒体,其中包括大量带有互动功能的社交媒体;另一种是依然遵循着以往新闻制作、发布规则以及商业运营模式的传统媒体,但已经开始尝试或者步入转型的轨道;还有一种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接形成的融合媒体。
  新兴媒体的成长,源于技术,也源于需求。新兴媒体不仅改变着新闻采集、制作、发布的方式,也丰富着媒体的功能、媒体的文化,创新着媒体的商业模式,还在引导着受众的阅读需求,改变着媒体与受众的传统关系模式。正是因为这样,新兴媒体得以快速发展,并以超乎想象的力度从传统媒体阵营中抢受众、抢客户、抢未来。
  传统媒体正在走转型之路。对于许多传统媒体机构来说,这种转型的选择,并不是来自于自身创新的认知与成长的觉悟,而是来自于新媒体带来的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。其转型的路径选择,现在常讲的就是媒体融合。
  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种思路、方法;而融合媒体,则是一种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。在研究媒体融合的推进时,有一个问题值得从战略和策略层面都加以关注,那就是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文化融合。目的不只在于构建起融合媒体发展的文化支撑,更在于要用融合文化来履行媒体承担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责任。
  融合媒体,需要文化支撑
  我们把媒体形态区分为传统媒体、新兴媒体和融合媒体,其实只是一种过渡性区分。从媒介形态演进、发展的角度来看,未来的媒体形态将是一种融合媒体的形态;而未来融合媒体形态的形成,将会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鉴、相互学习、相互补充的双向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目前意义上的新兴媒体,相对于融合媒体来说都是一种过渡性媒体。在未来融合媒体形态中,既会具有传统媒体的痕迹,也会具有新兴媒体的痕迹。
  顺着这样的思路来看,在由过渡性媒体向融合媒体发展的过程中,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都面临着调整与创新。一方面,对于传统媒体来说,因为传播技术、受众需求、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变化,转型发展成为必然选择。传统媒体的转型,并不是一味“向新”,而是更多“向融”。“向新”,是说传统媒体在转型发展中,需要在新闻制作与发布方式、受众关系的构建、商业模式的创新、媒体功能的丰富与延伸等方面向新兴媒体学习,这是转型发展需要做好的功课;“向融”,是说传统媒体通过学习新兴媒体,将自身传统中优秀的媒体基因和元素与之融合,达到融合媒体的目标。某种意义上说,传统媒体的“向新”是手段,“向融”才是目的。
  另一方面,对于新兴媒体来说,其成长目标与传统媒体是一致的,那就是走向融合媒体。梳理新兴媒体近几年的快速成长之路,“跑马圈地”与“野蛮生长”是两个贴切的词汇。正因为这样,在快速成长的背景下,我们看到,新兴媒体在诸多方面的超前性、领先性并没有、也不能够掩盖其诸多方面的先天不足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差距。媒体形态的不完整、商业模式的不稳定以及采编发布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,使新兴媒体的“先发展、再完善,先成长、再治理”成为必然。其中,也包括了向传统媒体学习。
  聚焦于融合媒体这一共同的目标,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除了人才、技术、观念、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之外,更需要在上述框架下的融合媒体文化的建构。这种文化,既包括对传统媒体优秀文化的传承,也包括对新兴媒体创新文化的吸取。建构的着力点表现为两个维度,一个是对内,需要创造一种融入技术元素的“良性技术文化”,让技术成为融合媒体文化中的重要部分;另一个是对外,践行媒体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责任,积极参与和引导大众文化的建构。
  创造“良性技术文化”的氛围
  在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中,技术部门往往是非核心部门,或者被作为支撑性或者辅助性部门来对待。在新闻生产这一媒体关键领域,技术部门或人员并不会得到特别重视,技术部门也往往不会参与新闻的策划与制作。
  在新兴媒体的组织架构中,则呈现出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局面。技术部门成为媒体整体运营中的重要机构,技术团队不仅会参与新闻产品开发、制作,甚至会占据主导的位置,其职责与作用超过了传统的采编人员。
  从融合媒体的需求来看,上述两种状况都存在“失衡”。前者,没有充分发挥好技术对于媒体新闻采集、发布等的作用;后者,则放大了这种作用。从融合媒体文化建构的角度,二者都需要调适,从而创造一种“良性技术文化”的氛围。
  在融合媒体形态下,技术对于媒体的作用较以往更加重要。技术不只是新闻采集、制作、发布的工具,技术本身就会成为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对于不同技术的开发、选择与应用,会影响到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,也会影响到新闻价值的实现。在融合新闻的生产与发布中,技术与内容具有同样的重要性。
  与之相适应,在融合新闻的制作团队中,技术团队就是不可或缺的。融合新闻的创意、策划、采集、制作、发布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技术人员的参与,也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来支撑。这里涉及在整体的新闻链条上,如何平衡采编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关系。
  在融合媒体内部创造一种“良性技术文化”,核心目的正是为了平衡采编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关系。传统媒体走向融合媒体,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新闻模式与某些技术进行嫁接就可实现,而是需要真正树立起一种技术思维,按技术与新闻的有效逻辑行事,将技术价值融入到新闻价值之中;新兴媒体走向融合媒体,则需要在已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,更加注重非技术因素对于新闻采编与呈现的作用,赋予技术更加丰富的内涵,让技术变得生动而具有感染力。
  其实,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,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,技术本身也可构成为一种文化。人类的很多文化行为,都已经托付于技术、依赖于技术。在融合媒体生态下,技术原则将会成为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。保持新闻的真实性、客观性,增强新闻的影响力、感染力,提升传播效果、受众黏性等,都与技术的选择与使用相关。因此,一个“良性技术文化”氛围的创造就显得极为重要,这样有助于在实现技术的工具性价值的同时,实现技术的文化性价值。
  以“议程设置”提升阅读价值
  媒体文化,不等同于媒体的报道方式或编排风格;媒体文化,在更深的层面上,体现为媒体的新闻态度,以及对于社会对于民众的价值引导。
  互联网的快速大众化普及,正在改变着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的方式,也孕育着文化的新的生成和成长机制。通过现象,我们可以看到,当下的文化已表现出一种“断代式成长”的趋势。这种趋势表现为两个方面,第一个方面是文化内容的“碎片化”。信息碎片化导致了思想碎片化,也导致了通过互联网世界呈现出来的文化走向了碎片化。所谓新文化的暴发、成长,已让人们看不到原有的文化底蕴,也看不到文化应当具有的体系化和理性化,文化传承与成长所依存的诸多元素正变得无足轻重、可有可无,文化创新也正变得极为奢侈。
  “断代式成长”的另一个表现,是“互联网一代”对于文化的缺失。“互联网一代”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年龄的概念,而是一个时间周期的概念,包括年轻人,也包括中年人甚至老年人。文化的缺失,重要一点来自于现代媒体环境下人们阅读的改变。一是阅读方式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多种阅读方式来阅读信息和知识,而且阅读时间随意性很强,阅读兴趣从深阅读到浅阅读,阅读已不再是信息获取、知识积累和文化创造的一种方式,而是成为一种休闲、一种调节、一种情调。二是阅读心态。阅读的知识性减弱,甚至功利性也在减弱,与之相反,阅读的娱乐性、游戏性增强。三是阅读效果。阅读不具有连续性、积累性,而是随意、随机,因为话题的选择更加多元化,往往会一边阅读一边忘记。
  对于媒体而言,对社会和民众的价值引导,体现为多个方面。就阅读而言,媒体可以做的是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,提升受众阅读的价值。现在国家强调全民阅读,并不是大家都不再阅读,而是阅读的方式、阅读的内容发生了变化。全民阅读,呼唤的是以往那种对于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具有价值意义的阅读。
  在融合媒体形态下,这样的阅读价值议程设置更容易实现。用互联网思维,尊重受众的阅读时间、阅读习性,通过议程设置给受众提供一种阅读价值导读,帮助受众建构阅读的价值,并将之引导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两个关键性元素上,一个是思想性,一个是创造性。
  三种方式引导大众文化的建构
  媒体文化,具有媒体的行业特征;媒体文化,又是社会文化或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,与大众文化具有相通性;媒体文化,还会因为其“舆论工具”的角色,对大众文化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  在现代媒体生态环境下,一家媒体的成长周期较以往更短,受众对于一家媒体的选择,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,而且模仿性、跟随性、从众性很强,因此,选择受众比受众选择更加重要。融合媒体,因为技术的支撑,具有了选择受众的定向性、准确性保障,同时也就具有了对于大众文化建构的引导便利性。
  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,也丰富了媒体与受众交流、互动的方式。融合媒体形态下,媒体受众关系将会因为交流渠道的通畅而变得更加紧密;借助于平台上的“互动圈子”,媒体还可以与受众形成独特的文化圈层。这也使得媒体在大众文化建构的引导上具有了更强的影响力。
  一是引导性建构。融合媒体依托自己多元化的媒体平台,建立起一种大众文化的公共框架,并有效到达受众群体;
  二是互通性建构。融合媒体通过与受众的交流、互动渠道和平台,将自身的媒体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对接,并融入大众文化的框架之中。
  三是批判性建构。媒体依托自身所具备的公共舆论力量以及话语影响力,在传达、引导文化正能量的同时,对于文化负能量进行有效的批判,为大众文化的建构创造良好的媒体环境。


上一篇:广电媒体嘲讽事件的国际风波
下一篇:娱乐至上中重拾电视传播的教育功能

版权所有:《青年记者》编辑部    鲁ICP备11011784号-2
地址: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青年记者编辑部